奇幻世界里的漫天星光——木偶剧《神奇的宝盒》观后感 | 李小青 《中国戏剧年鉴》主编

发布时间:2023-08-23 阅读次数:

扬州市木偶研究所精心创排的木偶剧《神奇的宝盒》,是一出现实题材的儿童剧。它以四位小学生为主人公,分别是坚强独立的小玉和爱哭、温柔而又胆小的银豆豆;爱说谎而有时又很仗义的“大嘴巴”,还有爱看书、颇有些学问同时又有些酸腐的“书呆子”。两个男孩子在剧中所叫的名字都是绰号:大嘴巴并不仅是指其外在形象的特征,而是他更有那种容易夸张而不着边际的特点,爱逞能,不过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的也往往是他;书呆子则如直观的字面意思,爱读书,爱求甚解,比起同龄的小孩掌握更多的知识,但往往不善于变通。编剧罗周颇具匠心地打造了四位小同学的人设,把他们安置在刚刚开始的夏令营的活动上,孩子们机缘巧合地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盒子,好戏就此开始。

在这出木偶剧中,导演郑国芳、方林动用了多种艺术手段,来表现小主人公在宝盒内外的神奇之旅:不仅有杖头木偶,还有铁枝木偶、新创意动物偶、荧光偶——戏里不仅有传统艺术的出色展现,也有新创意新设计(蜘蛛及其网、还有水母的形象),更有亮眼的数字艺术与传统木偶结合的尝试与探索;同时,偶和人相结合的真人表演方面,也采用了“身段、形体、舞蹈相结合”(银豆豆饰演者顾颖如语)的方式,不仅展现了演员的技艺,也恰当表现了现实的三维时空与不同维次空间的视觉反差。这出儿童剧的戏剧情境设置与偶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,可谓是巧妙契合

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。当剧中现实时空里的孩子们向森林深处跑去,却不慎跌入崖谷传来“啊……”的大叫声的同时,我们看到,舞台上“地平线上升”,孩子们下滑,以此形成的视觉反差,在视频显示中给小观众带来神奇的感受。那么当“舞台空间(前后左右)各有八条强烈的光柱打出一个立体的寓意方框的盒子”,在LED帕灯的气氛营造下,光柱中四个杖头木偶依偎在一起,小主人公们完成进入异度空间可谓是丝滑转化,由导演的调度、灯光的设计、演员的表演合力神奇呈现,也让台下观众对接下来的神秘旅程充满好奇而惴惴的期待。

这个期待是值得的。在这部戏中,台下观众将与四个可爱的小主人公一起越过山川、潜入海洋(未来水世界)、遨游太空,为的是找到黄红蓝三种颜色的宝石,因为那是通往回家的路所必须要闯的关口,而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克服轻重不同形态各异的恐惧,摒除原因不一程度有别的虚荣,通过克服种种不易战胜乃至超越自我,“达到人生历练、个性成长”(导演方林语)最终彼此信任从而以诚相待,再一同踏上归家的光亮而温馨的坦途。

作为本剧导演之一的方林与编剧罗周这是第二次合作,第一次是2016年的木偶剧《嫦娥奔月》,那是一部向经典致敬之作,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。这次有幸在“喜迎20大,江苏省新时代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巡演·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”中看到木偶剧《神奇的宝盒》,就不由得多关注扬州市木偶研究所——创建于1957年,60多年来创作演出了很多优秀剧目,如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《嫦娥奔月》《琼花仙子》《三个和尚新传》《白雪公主》《葫芦娃》《胡桃夹子》《三只小猪》《森林王子》《新嫦娥奔月》等,曾经出访了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,创排的大多是传统题材的剧(节)目。扬州杖头木偶以“刚柔相济,细腻传神”的表演风格和“不是真人,胜似真人”的艺术特色享誉海内外。这种艺术风格,观众在本次巡演的《神奇的宝盒》中,有了真切而感性的领略,获得极高的审美享受。

可以看到,扬州市木偶研究所自从2010年起,每年推出新创剧目,并呈现出鲜明特点和追求:在题材上不断拓展,比如亦注重经典文学IP的改编,现实题材的书写;尊重市场,通过调研,探求、打造儿童和家长的兴趣和兴致所在,制作出为观众真正喜闻乐见而又寓教于乐的木偶戏;另外,把握好对姊妹艺术的借鉴与本体艺术的关系,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,同时,充分、完美呈现本体艺术也是扬州杖头木偶艺术的不断追求——譬如在《神奇的宝盒》的将要结尾处,漫天星光下,影像显示出“美丽家园,蓝天白云,满地油菜花……通往回家的路,孩子向纵深奔跑”,此时,四个现实中的孩子出场;此时,导演的处理是:舞台上挡片消失,杖头木偶的演员也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,体现出两重含义:一是向小观众展现传统技艺的神秘和魅力,二是现实世界和奇幻世界里的孩子们,都有着童稚的甜美与可爱:或是蓝天白云,或是漫天星光。